1.早喂初乳。母牛分娩后5-7天內(nèi)所產(chǎn)的牛奶叫初乳。初乳中含有比常乳更高的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等營養(yǎng)成分,而且還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溶菌酶,能殺滅和抑制病菌。因此,要盡量早讓犢牛食入初乳。由于犢牛生后4-6小時對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吸收最強,在犢牛生后1小時左右喂給初乳,在6-9小時第二次飼喂,喂量為2千克。以后逐漸增加,持續(xù)5-7天,喂量一般不超過犢牛體重的5%。
2.哺乳常乳。犢牛在5-7天以后,應轉入犢牛舍飼喂常乳,每天喂奶3次,奶溫保持在35-38℃。
3.及時補喂精飼料。犢牛生后1周后開始訓練采食精飼料,以補充營養(yǎng)和促進胃腸發(fā)育。開始幾天每天喂精料10-20克,以后再逐漸增加到80-100克。適應一段時間后,再飼喂“半干半濕料”。到30日齡每天喂量可達200-300克;60日齡增加到600-1000克/天。
4.喂給優(yōu)質粗飼料。為促使腸胃盡早發(fā)育,在消化道功能完善前喂給粗飼料。犢牛出生1周后,在牛槽內(nèi)可放少許優(yōu)質青干草自由采食。犢牛出生20-30天就可在食槽撒少量青貯飼料。以后再逐漸增加,2個月后每天可喂給100-150克;3月可喂到1.5-2千克;4-6月齡增至4-5千克。
5.給犢牛飲水。犢牛15天前飲水應為消毒飲水,并注意水溫與奶溫相同。15天后,改用潔凈溫水。30天后改用自來水。但應注意不要讓犢牛飲冰水和不衛(wèi)生的水。
6.早期斷奶。發(fā)育健康的犢??稍?0日齡進行早期斷奶,具體方法是:斷奶前半個月左右,開始增加精料和粗料,減少牛奶喂量。每天喂奶次數(shù)由3次改為2次,臨斷奶時由2次改為1次,然后停喂牛奶。也可采用牛奶摻水的辦法,逐漸減少奶量,最后改為全部供水。一般認為斷奶時精飼料用量為每天1千克左右。3月齡精料增加到1.5-2千克,在這一期間可大量供給粗飼料。出生2個月前讓其自由采食優(yōu)質粗飼料,粗飼料以每天1.7千克左右為宜;2個月后,可喂一般粗飼料,粗料控制在每天2千克。
二、犢牛管理要求
1.新生犢牛呼吸暢通。犢牛出生后,首先要清除口鼻中的黏液。方法是,使小牛頭部低于身體其他部位,或倒提幾秒鐘使黏液流出,然后用干草騷撓犢牛鼻孔,刺激呼吸。
2.肚臍消毒。犢牛斷臍后將殘留在臍帶內(nèi)血液擠干后,用碘酒涂抹在臍帶上,進行消毒,防止感染。
3.注意環(huán)境條件。新生犢牛最適外界溫度為15℃。因此,注意保持犢牛床舍保溫、通風、干燥、衛(wèi)生。
4.刷拭犢牛。每天對犢牛進行刷拭1-2次,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保持皮膚清潔,減少寄生蟲滋生。
5.運動和調(diào)教。犢牛1周后,可在籠內(nèi)自由運動,10天后可讓其在運動場上短時間運動1-2次,每次半小時。隨著日齡增加運動時間可適當增加。為了使犢牛養(yǎng)成良好的采食習慣,做到人牛親和,飼料員應有意識接近它,撫摸它,刷它。在接近時應注意從正面接近,不要粗魯對待犢牛。
6.稱重。在犢牛初生、3月齡、6月齡、12月齡和斷奶時分別稱量體重,做好記錄,以便掌握犢牛的生長發(fā)育情況,調(diào)整日糧。
(資料來源互聯(lián)網(wǎng)等僅供參考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)